(文/惠明 图/关博)
对联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它发源于唐代,继承发展于宋、元、明,鼎盛于清,迄今仍被社会广泛运用。对联的基本表达形式是讲究对仗、音韵和平仄,句式、字数多种多样。对联在我国社会中运用广泛,在当代社会中仍发挥着它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在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内,古老的民居吸引着国内外游客,每座民居院落内外都有石刻对联,这些对联的内容及内涵,更能显示出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与精深,它的内容常常被许多游客抄录,但大部分对联还不被人们熟知,为了方便游客及对联爱好者理解关中民俗博物院的对联,本文选出十幅通用对联进行解析,供大家学习参考。
一、赵家门楼两侧对联
台仰怀清清辉一片镰峰月,
门高通德德泽千尺金水波。
释义:上联意为:楼台向上,心底清明,清明的像一片水中能映出镰刀弯月一样。
下联意为:宅第宏大,品德高尚,德泽之水,水波荡漾,深达千尺。
全联喻主人心底清明,品德高尚,德泽之水深达千尺。
二、赵家门楼东侧大门两侧
忠孝流芳万世光辉门亭,
勤俭治家千载不朽之荣。
释义:
上联意为:忠诚孝顺的好名声、好传统,世世代代都要传下去,这是光辉门庭的事。
下联意为:治家要克勤克俭,这是千年不朽光荣的事。
亭:应为“庭”,指家庭,非亭台楼阁之“亭”。
忠孝:忠诚孝顺。
流芳:指流传的好名声,好传统。
三、梨园大门两侧
家风继美联珠之作述依然,
国史流芳赐酒之恩荣如昨。
释义:
上联意为:主人传统家风是著书立说,世世代代不断。
下联意为:主人参与国史编撰,得到朝廷赐酒奖励的事就像昨天才发生似的。
全联喻明主人的家风与国史都像昨天一样而依然留在心中。百世流芳、千古流芳如同国史流芳,意为传世万代。
四、阎敬铭宅院大门西,偏门门联
知事忍事勿多事,
存心动心莫欺心。
释义:
上联意为:要懂得事理,不讲不该讲的事,不管不该管的事。
下联意为:要做有心人,动脑思考问题,做事不要违背自己的良心。
这幅对联符合了儒家思想的处世之道,喻义就是告训家人、后人遇事做人的道理,要动脑筋不要自欺欺人,明是非。
五、孙丕扬宅院大门两侧
良田有种图堪味,
书德是福心无尘。
释义:
上联意为:自己的良田自己耕种,自己种出收获的东西吃在口中,就能得到更好的味道。
下联意为:读书明理,品德高尚是一种福气,心里就纯净,不存有灰尘。
全联是说自己耕种,自己收获,吃着舒服;读书明理,道德高尚,心底纯净。
六、孙丕扬宅院二进院两侧
勤俭传家绩乃祖绪,
诗书启后贻厥孙谋。
字义:
绩:继承之意。
绪:世业,功绩。
贻:遗留。
贻厥:也作“诒厥”。《书·五子之歌》:“有典有则,贻厥子孙。” 《诗·大雅·文王有声》:“诒厥孙谋,以燕翼子。” “贻”与“诒”音义皆同。自晋以来常作歇后语,以贻厥兼子孙而言。
释义:
上联意为:要用克勤克俭传家之宝来传家,要继承祖辈的世业。
下联意为:以诗书教育后代,用知识遗留给子孙。
七、孙丕扬宅院二进院门洞
积金积粟积阴德传家至计,
勤商勤农勤诗书教子良图。
字义:
金:金钱的代称。
粟:粮食的代称。
积阴德:暗中施德于人,或指给人做好事、做善事,不计回报。
啚:即圖,简化为“图”,谋划的意思。
释义:
上联意为:积攒金钱,积攒粮食,给人做好事、做善事,这是传家的最好计策。
下联意为:努力经商,努力务农,努力读书求知识,这是教育子女的最优谋划。
全联讲的是处世准则,治家格言,凝练中肯,足资借鉴。从“先积钱 积粮 积善事”,“先从商 从农 重学习”中感受到资本主义萌芽在明代后期的出现。
八、 樊继准宅院大门对联
父慈子孝满户无非安乐事
兄友弟恭一门全是和睦风
释义:
上联意为:父亲对子女慈爱,子女对父辈孝顺,这个家庭皆是安乐的。
下联意为:兄弟相处融洽,哥哥对弟弟友好,弟弟对哥哥恭敬,全家没有不和睦的。
全联是说主人家庭有教养、懂道理,按规矩办事,所以家庭始终安乐无事,和睦幸福。
九、崔家槐苑院内腰房后墙东西两侧
箕裘室易绳但期被享迎神如听高曾彝训,
苹涂何能报惟冀出言行事思贻父母令名。
字义(右):
箕裘:比喻祖先的事业。出典《礼记·学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
易绳:简单的准则。
被享迎神:被,通“备”,准备;享,祭品,指准备祭品迎接神灵。
高曾:泛指远祖。
彝训:指尊长对后辈的教诲、训诫。
字义(左):
苹涂:苹,指小草;涂,泥土;比喻养育之恩。
何能报:怎么能报答。
惟冀:只希望,惟:只有,冀:希望。
出言行事:说出的话,做出的事。
贻父母令名:出自于《礼记·内则》:“父母虽没,将为善,思贻父母令名,必果;将为不善,思贻父母羞辱,必不果。”
贻(yí):留下,带给。大意是,(儿女)要继承父母的意志与高尚品德。
释义:(右)
祖先留下的家事业,是依照祖先的家庭准则,延续了祖辈的依训,及听从先辈的教导与训诫,家庭才能和谐、富裕。
释义:(左)
如何报达(父母)祖辈,那就是希望在平时的言行上,继承父母留下的高尚品德,遵随父母的教诲。
此对联为长方形,图内用阴文行楷书写,左下附“广申仲春等字,右下附“曾孙铭新谨识”等字。字迹工整,笔法娴熟,落落大方。
十、孙丕扬宅院西侧偏院南沿外墙中
读君陈篇惟孝友于兄弟,
积阴德扵子孙遵司马训。
出处:《尚书·君陈篇》有“惟孝友于兄弟”句,表示兄弟友爱。
释义:“司马训”是司马光家训的意思,司马光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积金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尽守;积书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尽读。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以为子孙无穷之计。这段话表明司马光对人的德行是极为重视的,他强调了德行是影响子孙后代乃至于整个家族发展繁衍的最为重要的因素。
遵司马公家训只在积德一端。就是说要遵守司马光的家训,关键就是要注重个人品德的修养,并且要多积阴德。
二十个阴文字,字迹端庄,字体苍劲有力,笔法娴熟流畅。
对联,是为人们所熟知的一种文学形式,雅称为“楹联”,俗称为对子。对联的起源是对仗句,从最初作为一种修辞格的对偶中分离出来独立使用。追溯起历史则源远流长,各地随处可见。希望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内的对联能给观众、游客带来一些启示,使大家都能更加喜欢中国文化,并将其发扬下去。
· 南怀瑾先生 | 富过五代的治家智慧——解读《朱子治家格言》
·家族传承 | 《钱氏家训》成就“千年名门望族、两浙第一世家”
· 家族传承 | 决定一个人成败的,是精气神儿,决定一个家族成败的,是家风
编辑:嘉瑞
校对:嘉灵、嘉瑞
审核:嘉禾
(转载自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
- 还没有人评论,欢迎说说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