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看了近期播出的央视有关三星堆青铜龟背网格器纪录片,怀疑去广汉可能看了一个假三星堆,而我看到的则是三星博物馆可能丢掉了一个能够证明尧帝舜帝真实存在的考古证据,丢掉了一个能够将华夏文明信史从商代的3600年前上探到尧舜时期4200年的最有力证据。那这都是怎么一回事呢?

三星堆青铜龟背网格器全景展示

近期央视播出了三星堆主题的纪录片《重返三星堆》,在有关青铜龟背网格器的视频中,展示了这样一个完全与博物馆展出的所不同的青铜龟背网格器。

可以看到这个龟甲器物出土的时候是全椭圆体,而博物馆的则是半椭圆体。出土的时候一面有类似初期太极图的图案,而博物馆的没有。出土的时候有金块,而博物馆的没有。出土的时候有铜扁带,而博物馆的没有。

我为什么这么在意博物馆丢失的这些部件呢,是因为这个青铜龟背网格器与尧舜传位仪式的古籍记载中承载的河图洛书有关的绿龟非常吻合。

《路史》在记载尧传位于舜时有这样一句话:“尧授终于天府而遂老焉”。意思就是尧选定良辰吉日,在“天府”神庙传位于舜,然后归逸而去。接下来,重要的来了。《竹书纪年》及《宋书·符瑞志》在描述这次继位仪式时都有相同的记载:

“绿龟临坛而止,吐甲图而去。甲似龟,背广九尺,其图以白玉为检,赤玉为字,泥以黄金,约以专绳”

  以上的每一句几乎都对应了三星堆地理与龟背青铜网格器。

“绿龟临坛而止”,绿龟就是青铜色的龟。(青铜并非金色,尤其是四川青铜。金色的铜叫黄铜,是明代以后才盛行)

“吐甲图而去”,也就是说这个龟甲上附有“河图洛书”,而且极有可能就是写在丝绸上, 这与青铜龟甲上检测出丝绸吻合。

“甲似龟”,这里除了明确了三星堆这青铜龟甲与记载中吻合,还传递出另一层含义,仪式中出现的并非真正的龟,而是似龟的龟甲状器物,这也就说明,很多文字里提到的神龟负图的场景并非神话,而是一种具有象征纪念性质的仪式。

“背广九尺”,三星堆的这个龟周长185厘米。与古代以手掌为尺标准测量的九尺的描述非常吻合。

“其图以白玉为检”,意思就是以白玉为书页,书简。龟背青铜网格器的底面,正是一整块白玉。

“赤玉为字”,这与描述器物中有朱砂吻合。

“泥以黄金”,就是说在这件器物内填塞或涂抹有黄金。这也与龟背铜格器发现有黄金填充物的情况完全吻合。

“约以青绳”,意思就好似“用青绳来固定绿龟“,这句话对应如此精准,简直让人震惊。

这件器物,完全可以作为证明尧舜帝真实存在的考古实物证据,从而将华夏文明信史从商代推到尧舜禹时期,至少上跨600年。如果真是这只绿龟,说他是中国第一国宝也不为过。

遗憾的是,以上能够证明尧舜继位仪式出现的这只“绿龟”重要的物证:青绳、金泥、赤字却消失了。

有人说,这有什么奇怪,因为各种不便原因,做一个仿制品也在情理之中,确实,央视纪录片视频中研究人员也提到这个双面椭圆体器物是无法打开的。这就是问题的关键,如果是仿制品,不应该如实仿制吗?但为什么偏偏要遗漏掉几件与文献完全能匹配的关键证据呢?如果是真品,那问题更大了,为什么这件国宝仅剩一半了呢?

我不明白,你能解释吗?

三星堆是华夏文明还是古蜀文明,央视已经告诉你了

三星堆能够证明尧舜真实存在的考古实证

三星堆出土神秘器物,请看到最后

相关文章链接:

· 大地湾遗址发现8000年前的文字,中国曾经存在多种文字系统

· 徐州大汉楚王墓群官印

· 石拴马桩雕刻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