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原来想打天下,到了最后一看,又学了佛,就溜掉了,不干了,因为政治也解决不了问题。人类的问题,军事也解决不了,经济也解决不了,勉勉強強说,宗教能夠教化人,又谁都教化不了,没有用的,连自己都没有教化好,那个时候甚至想到出家了。所以这个时候,干什么呢?譬如我碰到袁老师,参禅,人家说参禅学佛那么难,我一上座已经明白了,但是还是有一点不明白,所有的佛经都没有看过。

那个时候佛经不像现在哦,现在的《大藏经》隨便买,我们中国历代以来,《大藏经》都是由皇帝同意之后,才发给大庙子一部。到民国初年,抗战这个時候,四川那么多庙子,有全部《大藏经》的不到十个。因此我打听到峨嵋山大坪寺有《大藏经》,就跟他们交涉,结果不行,他们说,出家人要看《大藏经》,起码在这个庙子住禅堂三年,还要修行有成就,然后再出来当家三年。当家三年以后,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大家同意了,才让你看《大藏经》。所以连出家人都那么难,你是个居士,要到大坪寺闭关,条件是要全部《大藏经》搬到关房,这是不可能的。

结果我就找了普钦法师,这位四川的和尚很了不起的,刺舌头用血写的一部《华严经》,两个指头都烧了供佛,所以也是八指头陀,学禅、学密,是大坪寺的。这位师父啊,对我非常好的,开始我们两个是朋友,后来他教了我很多东西,我说我应该叫你师父,就变成师父了。他后来也到西藏学了密法等等。他说希望我啊,将来是国家的老板,最好是国家主席,佛教就有办法了。我说不可能的。嘿!他拖我去很多地方,其中有一个摸骨的,看相的。这个里头故事很多,碰到很多奇怪的人。

我跟普钦师父说:“我也不想当皇帝。”

他说:“你当个省主席也不错啊!”我说决心去修行。

他说:“啊,你真的修行去啊?”

我说:“你那个庙子大坪寺有《大藏经》,我要看《大藏经》啊!”

他说:“好,我告诉他,一定给你,不过我只一个人,庙子虽是听我的,可是我到底人住在外面,不大在这个庙子上。不是省主席跟你俩很好吗?”

我说:“对啊,这些人,还有刘湘的参谋长傅真吾,这一批军阀都是我的朋友。”

他说:“叫他们告诉庙子上,这一班人还是怕枪桿的啦,我去跟他们说要你去看《大藏经》,当然同意,可是提一个条件,要出家。”

我说:“这个嘛!我说这样,剃了光头,不受戒,穿和尚衣,看三年以后再说。”

最后就这样,所以出家了,你看真出家,还是假出家?

所以把《大藏经》都搬到我的关房,三年闭关,除了打坐以外,一天看二十卷《大藏经》。峨嵋山顶大坪寺之冷啊,冬天盖三床棉被,我穿了皮的衣服在里头睡觉,还没有觉得有被子,早晨起来被子上面一层是结冰的。到了冬天啊,四个月当中,饭都是半生半熟的,天天吃一碗万年菜,咸菜炒辣椒,是第一等的,如此过了三年,还过午不食,除了每天打坐以外,整天看《大藏经》,要三年把它看完。

为什么我定三年闭关?因为小的时候我在庙子上读书,有一天看了佛经,是放燄口的本子,翻了一下,那些辞句非常美。我回来就給父亲讲。

我说:“那个和尚(是我同宗,我叫他公公),桌上摆一本经典,是放燄口本子,哇!那个文章真好。”

父亲:“你晓得谁作的吗?”我说不知道。

他说:“那是苏东坡当年替和尚作的。”

我说:“怪不得文章那么好。佛经有多少啊?”

父亲。“我也不知道,不过我告诉你有个事情,从前有个状元,状元考好了要读佛经,二十年才读完。”

我说:“那么多啊,可是里头讲些什么?”

父亲:“你问我,我要问谁啊,我也不知道。”

所以受了这个影响,我想那个状元读了二十年,我要三年把它读完,昼夜还作笔记,每天起码二十卷,到五十卷,所以三年闭关在这里。(入峨嵋山闭关出成都作),是离成都时所作。

大地山河尘点沙,

寂寥古道一鸣车。

薰风轻拂蓉城柳,

晓梦惊回锦里花。

了了了时无可了,

行行行到法王家。

云霞遮断来时路,

水远山高归暮鸦。

这首诗就是出成都入峨嵋闭关时作的,你(指王学信)只有几天在这里了,搞不完了,我们就挑着重点来讲吧。

“大地山河尘点沙,寂寥古道一鸣车”,这里都没有典故,有典故你知道怎么处理。“薰风轻拂蓉城柳”,成都叫蓉城,“晓梦惊回锦里花”,成都也叫作锦城,也叫锦里。“了了了时无可了,行行行到法王家”,佛称法王。“云霞遮断来时路,水远山高归暮鸦”,讲作诗,这里才开始,我当时对这首诗啊,蛮舒服(得意)的,请你评价啦。

从成都去峨嵋山,先到龙门洞。这个龙门洞,是整个峨嵋山溪水流下之处,那个溪流,轰!万马奔腾。有一个和尚读书人出身,他在这个溪流的中间一块大石头上盖了一个庙子,一条桥,就住在那里。成都有一对姐妹,一辈子不嫁人,家里很有钱,是和尚的大护法,也住在那里。

我们俩感情好,所以我到龙门洞就先去看他了。

他说:“你来干嘛?”

我说:“我来当和尚。”他看我全副武装,我入山的时候全身都是军服,和尚衣来不及做啊。

我说:“你个子比我大,你那些衣服请这两位小姐改一改,我可以穿。”

他说:“不行,我这里有一个裁缝,三天会把你的衣服做好,连冬天的衣服都做好。”他马上就找人去找那个老裁缝来,量我的身材,我说好,衣服归你办。所以龙门洞是峨嵋山入山的关口。这个和尚叫什么名字将来补给你。

穿云冲破几重天,

踪迹空留岭外烟。

试上龙门回首望,

不知身在万山巅。

 这一首诗,傲慢的气氛都出來了,“试上龙门回首望,不知身在万山巅”。等于古人有一首诗,“海到无边天作岸”,你晓得这一副对子吗?“山登绝顶我为峰”,这是最傲慢的句子,“试上龙门回首望,不知身在万山巅”,也有点这个意思。

这个时候,成都大后方所有的熟人都在找我,大家在猜想,这个傢伙可能到延安去了。另有一派猜想,我一定到新疆去另外造反,自己起来打天下。谁也不知道我在峨嵋山闭关,连我的老师都不知道。后来就是龙门洞这个和尚,哦想起來了,他名字叫演观。这个演观嘛跟我很好。这个和尚到了成都,他的在家朋友很多啊,学术界这些都认识,他叫我的老师也叫老师。大家都在找南怀瑾,南怀瑾在哪里?他憋不住了,优哉游哉就笑,就说出来,“他在峨嵋山。”我老师一听,“啊!他在峨嵋山干嘛!”“当和尚,闭关。”

所以,最近佛学界很有名的贾題韬刚过世,他是我的朋友,当他最后见到我时说,他悟到了一个道理,我说什么道理?他说:“天下事什么都可以猜,诸葛亮也好,算卦也好,神通也好,都猜得到,唯有一样东西猜不到。”我说:“什么?”他说:“空,你到那里全空了,我们在这里都向‘有’的地方找你,那怎么找得到啊。”

摘录自《我的故事我的诗》,南怀瑾先生讲述

排版、校对:嘉灵

审核:嘉禾

文章来自“尚南书馆”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