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04月 南怀瑾先生 南怀瑾先生:行有不得者,反求诸己 一切都反回来,要求自己,反省自己,检讨自己,不是要求别人,更不是要求环境。如果明知善行是好的而做不到,更要在起心动念以及日用平常之间多加检点。——南怀瑾先生 没有智慧的人,只看到眼前的现象,只看到好的一面,而对于坏的一面,由于不懂因果循环的定律,只知道埋怨运气不好,埋怨老天爷不保佑,埋怨上天不灵验,...
14 04月 南怀瑾先生 南怀瑾先生:这样才能升发纯阳之气,心易安定是长寿之法 “身体先调和了,百脉皆通了,自然可以得定,身心都放下,就没有障碍了。 ”——南怀瑾先生把头脑忘掉,使心下沉,并不是沉到身体的某一部分上停住下来,而是把它放下去,放到地心以下去,放到下面无量虚空去,然后就可以定住不变了。心不要注意上面,一切凡夫都习惯注意上面。想像由海底下沉,沉入于九地之下,就可以大定...
13 04月 南怀瑾先生 南怀瑾先生:心境永远是春天,自然就是神仙境界 道家修神仙长生不老的名言:“神仙无别法,只生欢喜不生愁。”要学神仙,没有别的方法,只生欢喜不生愁。能够随时随地保持心境在愉悦的状态,没有忧愁烦恼在心中往来,自然可以到达神仙的境界。……心中也没有烦恼,也没有梦,到这个境界,“而与物为春”,同万物相往来,是神仙的境界,身心永远是春天,永远年轻,永远愉悦...
08 02月 南怀瑾先生 南怀瑾先生佛光山禅七往事 佛光山禅七的往事(1974年)十月下旬,高雄佛光山的东方佛学院,邀请南(怀瑾)老师前往讲授中国禅宗的“丛林制度”,因为在多年前,南老师曾写过一本《禅宗丛林制度》的小册子。南老师是十月二十六日前往的,李淑君同去,担任写黑板的工作。那时的佛光山,刚建好大悲殿,其他建设都尚在进行中。南老师从高雄回到台北后...
27 07月 南怀瑾先生 古国治老师:南怀瑾先生教育思想之探索 今天我想就南怀瑾先生的文化教育思想做一些探索。主要分成几个部分来谈第一是政教合一,第二是文化教育,第三是推广儿童读经,接下来是人格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当然还谈到生活教育,最后会谈到人性的问题。这是有次序的大方向,涵盖面相当广,可以看出,南老师的教育思想是非常传统的中国文化的思想,与中国传统文...
07 07月 南怀瑾先生 南怀瑾老师:诸事不顺业力重,用这个方法就会减轻,我当年这样做真有效 你工夫好再配合上医药,如果自己也懂一点医理,可以用药调理。有时候用功效果更好,或者自身业力轻,配合念咒、念经,祈求菩萨他力的加持,很快就会过关,但有的拖一辈子也过不了关。这个问题你问得好,真正修行的人,唯一的办法就要宗教的意识了,在佛菩萨前面磕头,忏悔过去的罪业,力求忏悔,它会减轻的,这是很奇怪的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