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来自李阳波老师讲述刘力红等老师整理的《开启中医之门》所有的生命都是形气相合的结果,“形”是躯体,“气”就是宇宙分配给生命的一定限量的气,当这个一定限量的气消耗完了,生命也就宣告结束。尽管此时的这个身体没有消失,然而气没了,生命也就没了。我们人类也是气所构成的宇宙的一小分子,而宇宙分配给每个人...
朱永新教授:苏州大学新教育研究院教授,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在南怀瑾先生数十种著作中,关于教育的专著并不多见。在南先生生前,有幸多次去太湖大学堂拜访,聆听先生关于人文社会问题的论述,也经常向先生请教一些对于教育问题的看法。记得南先生有一次说,教育问题太复杂,没有几百万字说不清楚...
中药在临床使用中有各种不同的制剂形式,常用的有以下几种剂型。01汤剂将药材放入冷水中加热煎煮,亦称煎药,煎药宜掌握煎煮火候和时间,然后倒取药汁,滤去药渣,这样煎煮出来的药汁就是汤剂。汤剂是供内服的最常用的剂型。一般来说,汤剂内服后容易吸收,作用比较快。因此,一般病情比较急的,可以服用汤剂。汤剂除供内...
每种中药材几乎都对生长环境有着极为严苛的要求。人人都知道中药,但很少有人知道,中国传统医学发明了一种评价中药材质量的综合标准——道地。“道地”说法最开始源于唐朝。“道”是指行政区划分。唐贞观元年(627年)政府根据自然形势划分“十道”行政区。“地”则指地理、地带、地形和地貌等。在中药学中,药名前经常...
《中庸》里说“至诚之道,可以前知”,真的至诚是非常难的,是可以有预知的能力的。因此我也常常给同学们讲,不是笑话,是真话,你们要想求佛成道,或者做学问,只有诚信一条路线,我看只有愚夫愚妇可以成功。所以你们出家在家学佛的,我常常告诉你们,拜佛就拜佛,规规矩矩这一拜就成功了。我做什么都很笨的,从小父母老师...
【导读】经历最难三年的2019级大学生,即将毕业。对于这些初入社会的青年人来说,面对今天严峻的形势,如何走出自己的人生路,真的很难。近期,法学名师罗翔在一场毕业会上的即兴致辞,引发关注。他开门见山地表示:“我很想祝大家一帆风顺,但我觉得这不现实。”常被人认作理想主义者的他,抛出一个问题:在顺势时可以...
摘   要:全文以建设性的态度,为我国专业音乐教育如何将传统音乐的丰富资源转化到教学中,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路和切实可行的建议。作者同时认为,改变我国专业音乐教育长期忽视传统音乐现状的关键,是正确的文化价值观的建立。关键词:传统音乐资源;专业音乐教育改革 在2001年秋一次有关中西方音乐关系的研讨会上,...
春秋战国时的南方,像楚国,在长江以南,道家的思想比较发达。事实上现在也是如此,如湖南、贵州、四川一直到西藏,现代所谓的神秘学都比较发达。印度也是这样,在南方神秘学比较发达,任何国家都是南方神秘学比较发达。北方的人个性坚强,行动果断;南方人比较优柔,也比较聪明。古代把医和巫放在一起的巫术,包括了符咒,...
现在我们讨论《孟子》最后一章《尽心》,这是孟子整个学术思想的中心,也就是后世所谓的孔孟心传,是构成中国文化中心思想之一。这一贯的中心思想,绝对是中国的,是远从五千年前,一直流传到现在的,没有丝毫外来的学说思想成份。所以后世特别提出,中国圣人之道就是“内圣外王”之道的心传。历史上有根据的记载,是在《尚...
真正的水果之王不是榴莲,不是猕猴桃,不是车厘子,而是适合自己体质的水果,不然吃进去也只会增加身体的负担。为了让小伙伴们吃水果吃出健康,小叔豁出去了,把你们最常吃的40种水果一网打尽,这些水果温热寒凉、性味归经,能治什么病,哪些人能吃哪些人不能吃,一次性全部告诉你!希望小伙伴们能够找到最合适自己的水果...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四句话是中国文化的原则,大家要特别注意的,我们中国文化,东方文化,最喜欢讲因果报应。如果过去没有研究过《易经》,便以为这是来自印度的佛家思想,事实上中国、印度、东方文化都建立在因果报应基础上。由此我们了解,中国过去五千年文化思想的教育、政治、道德等的基础,...
中华传统学术以经、史、子、集四部为大纲,而以经部冠其首,是毋庸置疑的历史事实。孔子删述的“六经”,被誉为古代中国的“教科书”,更是尽人皆知的文化常识。而在近代中国“全盘西化”的思潮下,犁经为史,将经学逐出大学的学科体系,令中国文化的根荄遭受重创。回归史实,拨乱反正,还经学以公道,使中华文明发皇,适其...
 在大人的世界,有很多时候,不是活在对未来的担忧里,就是受困于对过去的回忆里,对于此刻的意义,早已模糊不清。 相比之下,孩童的世界未经修饰,对于一切的发生,都是全然直接的表达。那明慧的心眼儿,甚至比大人所见的都真实完整,他们撤去了人世间事物因果的网,以清简、开阔、纯粹、专注的心,直接了当的活在当下。...
圆觉自性就是我们心性的本体,也就是《华严经》所讲的“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心就是佛,佛就是众生,三者一体。若真想见佛,不是要见到佛的像,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基督教说不崇拜偶像,佛教也是一样不崇拜偶像,《金刚经》上说:“若人以色见我,以声音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但是,基督教讲究不崇拜偶像,却...
母亲节,是一个感恩母亲的节日。母亲们在这一天通常会收到礼物,中国的母亲花是萱草花,又叫忘忧草;而在西方,康乃馨被视为献给母亲的花。      母亲节的传统起源于古希腊。在一月八日这一天,古希腊人向希腊众神之母瑞亚(英文:Rhea、Cybele,希腊文:宙斯、波塞冬、哈德斯、得墨忒耳、赫拉和赫斯提亚的...
颜回的坐忘再介绍一个方法,平常大家可以练习的——颜回的坐忘。《庄子·大宗师》:“颜回曰:回益矣。仲尼曰:何谓也?曰:回忘仁义矣。曰:可矣,犹未也。他日,复见,曰:回益矣。曰:何谓也?曰:回忘礼乐矣。曰:可矣,犹未也。他日,复见,曰:回益矣。曰:何谓也?曰:回坐忘矣。仲尼蹴然曰:何谓坐忘?颜回曰:堕肢...
南老师的贡献下面这段话,是我个人概括南老师的贡献,是我最近写的一篇文章《自信?他信?》中的:“在‘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洪流中,逆流而行,独立不改,不避讥诮,只问耕耘,以平民之身,教育下沉于普罗大众,断层中复兴三教百家,破文字障打通古今,重新凝聚民族精神,推动融合东西精华,着眼人类福祉和平,学问重在...
金叶知秋,凉意转浓。9月22日下午,“道不远人”主题系列第六次讲座于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大学堂如期展开。本次活动非常有幸地邀请到南怀瑾先生生前的最后一任秘书马宏达先生作为演讲嘉宾,他随侍南怀瑾先生左右八年之久,以其耳濡目染的深切体会,与大家分享南怀瑾先生弘扬传统文化而身体力行的故事,以及自己内养与外...
南老师与今天的你我有何关系南老师是南老师,我们是我们。他以平民之身做了那么多贡献,当然很伟大!可是他与今天这个时代的你、我、他,又有什么关系呢?换言之,对今天的人们,能有什么帮助呢?比如说,今天这个时代,由于国际国内科学技术的爆发与资本驱动,以及各种竞争等多重力量的推动下,随时在变化,不确定性越来越...
南老师的故事(纪念南老师诞辰105周年活动的分享)马宏达2023年3月18日南老师的乡亲们,各位领导、朋友、学长、南老师的家人们:下午好!来到南老师的家乡,特别有一种亲切感!我不算是南老师的学生,不够资格,只是借此机会跟大家分享一下在南老师身边时的见闻。今天我分享的题目是“南老师的故事”,我想分两部...